隨著國民經(jīng)濟的提高、印刷包裝業(yè)的發(fā)展,人們要求產(chǎn)品的包裝:高檔、精美、環(huán)保、富有個性化。在包裝產(chǎn)品的印后加工中,燙印工藝因其獨特的表面整飾效果被人們所喜愛,在鈔票、煙標、藥品、化妝品等高檔包裝都有應用。燙金主要有兩種功能,一是表面裝飾,提高產(chǎn)品的附加值。愛好喜慶、金碧輝煌為我國民族傳統(tǒng),燙金與壓凸工藝相結合,以顯其華貴;二是賦予產(chǎn)品較高防偽性能,采用全息定位燙印商標標識,防假冒、保名牌。同時,燙金非常能夠表現(xiàn)產(chǎn)品包裝的個性化而且安全環(huán)保。因此,許多高檔包裝都采用了燙金工藝。
一、燙金原理
經(jīng)過一定的溫度、壓力使其色箔瞬間把版的圖案、文字附著在塑膠表面上。
二、燙金必備的條件
1、溫度 2、氣壓壓力
3、色箔 4、燙飾版
三、燙金版
高質(zhì)量的燙金版是保證燙金質(zhì)量的首要因素。
目前,制作燙金版主要采用照相腐蝕工藝和電子雕刻技術,材料常用銅版或鋅版。銅版材質(zhì)細膩,表面的光潔度、傳熱效果都優(yōu)于鋅版,采用優(yōu)質(zhì)銅版可以提高燙金圖文光澤度和輪廓清晰度。傳統(tǒng)的照相腐蝕技術制作燙金版工藝簡易、成本較低,主要用于文字、粗線條、一般圖像;對于較精細、圖文粗細不均等燙金版需采用二次爛深或采用電雕技術。電雕制作燙金版能表現(xiàn)豐富細膩的層次變化,大大拓展了包裝表現(xiàn)能力,該工藝有利于環(huán)保,但電雕設備投資較大,目前雕刻的深度還不夠理想,容易造成燙金“糊版”。全息防偽燙金版制作技術要求較高,以前主要在臺灣或國外制作,制版周期較長,只用于固定、批量較大產(chǎn)品之包裝。
燙金版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材料制作而成:
(1).矽膠版(膠輪):適用一般塑膠外殼,厚度一般1.5MM,適用溫度180℃-380℃
(2).銅版:適用大量、壓深之燙金,耐用。溫度120℃-180℃
(3).鋅版:不耐高溫、高壓,適用溫度120℃-150℃
(4).鋼版:已未使用
(5).鎂合金版:已未使用
四、色箔
(1)、色箔的厚度:色箔的厚度為6U-35U,工廠一般用12U色少燙飾.色箔厚燙飾字體糊,薄較清楚。
(2)、色箔分為五層:PE膜,脫離劑,涂色層,粘著劑,附著劑
(3)、色箔的分類:
a.通用型:一般用于ABS、PVC、PS、PC
b.特別型(PP色箔):一般用于PP、PE
c.共用型:ABS、PP適用(此箔耐溫性較好)
五、燙金的特點
圖案清晰、美觀,色彩鮮艷奪目,耐磨、耐候。在印制的煙標上,燙金工藝的應用占85%以上。而在平面設計上燙金,可以起到畫龍點睛、突出設計主題的作用,特別是用于商標、注冊名上,效果更為顯著。